中新社合肥11月20日電 題:臺灣教授安徽肥西“再造故鄉”
  作者 倪欣然
  在距合肥市區40餘公里的安徽肥西縣銘傳鄉,來自臺灣的郭中一夫婦抱著一顆“再造故鄉”的心,建起了“小團山香草農莊”。
  郭中一教授的曾祖父和父親都曾居住在銘傳鄉,銘傳鄉為淮軍故里,是清末淮軍著名將領、臺灣首任巡撫劉銘傳的故鄉。
  十多名教授合資建農莊
  郭中一的父親20多歲時離家,而郭中一本人卻從未踏上過故鄉的土地。在2009年正式辭職來小團山之前,他曾是臺灣東吳大學的理論物理學教授,在2004年當選了臺灣“合肥同鄉會”的會長一職。
  郭中一教授一頭亂髮,隨意飄散著,露出亮堂的腦門。而他的夫人莊蕙英女士是留美的教育學碩士,農莊裡的員工都親切地叫她“莊老師”。
  “2004年第一次回到銘傳鄉時,這裡還是塊空地”,郭中一說。在臺灣,他和東吳大學、大葉大學、中原大學等10多名教授聚在一起時,常常憧憬退休後回歸“田園式”的生活,便想起肥西那塊“空地”,於是著手“回家”計劃。彼時,這些志同道合的朋友都未退休,誰料莊蕙英先把工作辭了,決意要來小團山,因此計劃便交予郭中一夫婦牽頭,由十幾位教授合資,2007年開始在銘傳鄉那塊荒山上建起了占地200畝的農莊,前幾年投入,現在已有產出。
  借鑒臺灣經驗推廣生態理念
  記者近日採訪時看到,農莊裡,多數植物的花期已過,農莊門口的一口水塘里,塘邊有十來只鴨子在悠然散步,順著山勢種著一排排的迷迭香、鼠尾草、桑樹等,在地勢最高的山頂上有一座被稱為“四合院”的房屋,供來玩的客人休息、會客。
  為什麼選擇做成香草農莊,郭中一教授稱是借鑒了臺灣發展生態農莊30多年的經驗,希望讓這座原本廢棄的荒山恢復生態平衡。“種植香草既可以發展觀光旅游,又可以製造許多衍生產品,如精油、茶葉、香皂等。更重要的是防蟲,因此在農莊裡根本不需要使用殺蟲劑,讓植物發揮它自己的作用就可以了”,郭中一介紹道。
  郭中一認為,生態農莊需要的不僅是技術,更是一種與自然同樂的理念。“其實現在大陸的農業技術並不落後,甚至領先於臺灣。但是,海峽兩岸人們對於農業、農村和農民的態度並不相同。“臺灣農民都很神氣”,郭中一解釋說,這種“神氣”就是對自己所從事工作的驕傲,還包括對自己社區的熱愛,會主動去美化共有的社區。
   圓“再造故鄉”心愿
  在郭中一及其合伙人心中,小團山香草農莊不僅是一個投資項目,更是一塊精神凈化的寶地。“在這裡,生命可以自由地生長,從發芽到死亡都沒有人為干涉。我們希望在這裡,人們得到的不光是物質上的滿足,更會重新思考與自然的關係,沉靜下來發現自我。”郭中一說。
  郭中一也希望通過建設小團山香草農莊,圓自己“再造故鄉”的心愿。
  “故鄉就是一個‘老者安之,朋友信之,少者懷之’的地方。肥西是我的故鄉,臺灣也是我的故鄉,但是故鄉只是一個載體,承載快樂、親近、信任,哪裡都能夠是故鄉,都能有回家的感覺。”郭中一這樣解釋自己的“故鄉情結”。
  在農莊入口處那個南歐和徽派建築風格相結合的會館里,郭中一教授指著沒有粉刷的牆說:“我們在山上‘種’房子,和山融為一體。在這小山小水裡生活,就是桃花源。”(完)  (原標題:臺灣教授安徽肥西“再造故鄉” 推廣生態理念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m94ymvz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